您好,欢迎进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 部门动态
  1. 当前位置 : 首页
  2. 部门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连山太平村党建共建 赋能乡村振兴

6月27日-28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盛超带领学院党务骨干、教师党员以及“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学生前往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太平村开展党建共建,与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探望优秀校友、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冀麒宇,通过签署共建协议、启动实践项目、体验非遗文化等环节,探索“校村合作”新模式,构建起高校智力资源与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校村联动,共筑红色堡垒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太平村党总支书记李雨海、驻村第一书记谭振杰、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非遗传承工作队的核心成员等出席仪式。在双方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盛超与李雨海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书》,明确以“组织建设互促、党员教育互动、乡村发展互助”为核心的合作框架。随后举行的授牌仪式中,“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共建基地”牌匾正式落户太平村,标志着双方将在党员联合培养、红色教育基地共建、乡村治理研究等领域开展常态化合作。“此次合作不仅是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更是以高校力量深度参与并赋能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关键一步”,盛超在仪式上表示,“我们期待将学院的理论优势、人才资源与太平村深厚的壮瑶文化底蕴、鲜活的乡村振兴实践紧密结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持久动能。”

实践赋能,激活乡村活力

由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组成的“锦创织梦乡村振兴实践团”,将依托专业优势,深入太平村开展非遗文化传承、乡村产业调研等实践活动。活动包括联合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对壮锦织造技艺进行数字化记录、深入田间地头调研特色农产品种植现状,协助制定电商推广策略以及面向村民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乡村振兴政策专题宣讲会等形式,这一举措旨在推动学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助力壮瑶文化传承与乡村产业升级。李雨海表示:“高校智力资源的注入,为太平村探索‘党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了强大支撑。”

文化浸润,感受非遗魅力

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走进锦绣非遗馆。馆内陈列的壮锦织造技艺、瑶族服饰等非遗展品,生动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馆内展品系统呈现了壮瑶民族从棉麻种植到织锦成衣的完整工艺链条,其中百年历史的壮锦纹样图谱与现代创新设计作品交相辉映,展现出非遗文化的生命力。在手工体验非遗环节,师生们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瑶风采锦绣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冀麒宇等指导下,亲身体验壮锦染色、编织技艺,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实践团学生在体验后感慨:“亲手触摸经纬交织的壮锦,才真正理解‘指尖上的非遗’如何承载民族记忆。”此次体验活动同步启动“非遗传承进校园”计划,太平村非遗传承人将定期走进广职院开展工作坊,推动民族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活态传承。

此次党建共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学校与乡村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领域深度融合的有益探索。双方将以共建为契机,持续深化合作,让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为太平村乡村振兴事业描绘出更加绚丽的图景。(一审:钟妍峰、江名 二审:苏小丹 三审:盛超 图:苏小丹)

双方代表合影留念